IM电竞(中国)官网-共享电竞新生态

一键直达、全程呵护!看“浙”里如何创新退役军人服务-IM电竞酒店

一键直达、全程呵护!看“浙”里如何创新退役军人服务

2025-02-25

  

一键直达、全程呵护!看“浙”里如何创新退役军人服务(图1)

  今年1月16日,宁波退役军人谢建强欣喜地告诉笔者,去年底他到服务中心窗口办理退役返乡事宜,12件事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无独有偶,常住杭州的老兵甄西勇则通过“浙里办”App顺利领取了浙江电子优待证——。这些暖心小事的背后,是浙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成果。从军人退役“一件事”到迭代升级,从线下办到融合办,推动落实数智安置等措施,浙江正以压茬推进的创新举措推动退役军人事务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

  在浙江这片充满改革活力的土地上,一场关于退役军人优待赋能、数字赋能、体系赋能的生动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1月中旬,笔者先后来到温州、宁波、金华等地,见证着一座座以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为路径发展起来的城市,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红利分享给广大退役军人。

  作为温州首家异地驻温商会崇军驿站,一方面,驿站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和商会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困难老兵慰问帮扶,优选企业和商家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更大优惠力度;另一方面,驿站坚持做好四川来温退役军人各项服务工作,吸引更多域外退役军人来温州就业创业。

  2024年10月13日温州市四川商会崇军驿站联合共青团四川省委驻浙江工作委员会温州工委开展“崇军爱国川商向党”拥军慰问,慰问海军驻温某部。

  回忆起崇军驿站建立之初的情景,商会常务副会长、崇军驿站站长夏大利满是自豪:“我是退役军人,面对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起的打造崇军驿站的号召,义不容辞。如今,已有300余名四川籍退役军人加入商会并积极参与崇军驿站的各项公益活动。虽然身在异地,但大家都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在商会、协会、企业建设崇军驿站,是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双向奔赴、联合共办,助力“强城行动”的创新实践,也是温州聚焦富民强军,创新实施“百站联百会”行动的生动缩影。

  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黄爱丽介绍,此举旨在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吸引域外退役军人来温就业创业。目的有三:一是以“会”相连,制定联动会商机制,与在温异地商会加强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引才、引智、引合作项目等方面深度合作,发挥“内联外引”作用;二是以“情”相牵,借助商会、协会、异地劳务工作站等社会组织力量,加大向全国各地宣传温州崇军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力度;三是以“业”相吸,摸清域外退役军人来温就业创业底数,整合在温异地商会、协会和民营企业等资源,靠前服务,实现精准对接,打造退役军人跨区域就业链,着力破解“企业招不到人、退役军人找不到门”难题,助力温州冲刺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双万”城市建设。

  温州市四川商会崇军驿站成立以来,还主动担当起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关爱帮扶的使命,为促进社会各界对退役军人关心关爱提供了生动样本。温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王光疆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商会每年贡献出1万元爱心资金,全市将有100多万元补充到公益资金池里助力开展公益服务。这笔钱对帮助困难老兵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能解决老兵的实际困难,还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创新之举不限于此。在位于温州市经开区的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处处可见“军”的元素。学院人武部部长张海生介绍:“学校建起浙江省第一家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入学到就业,可以对其进行全程呵护。”一位“兵教师”向笔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现在我负责国防教育辅导,能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我很欣慰。”据了解,学校还设立了退役军人招聘岗位,鼓励他们在教育管理中发挥专长。

  在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的蓝田社区,双拥氛围十分浓厚。蓝田社区包含退役军人服务站、双拥主题公园、退役军人之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点、崇军学校等配套设施,形成“便民拥军15分钟生活圈”。平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林开胜介绍:“打造‘便民拥军15分钟生活圈’,目的在于让双拥意识融入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双拥工作融入日常,更融入经常。”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双拥主题公园玩耍时感慨:“孩子们每天在这里感受红色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千头万绪中做好服务、赢得认可?温州的破题方法是以创新思维、务实举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广大退役军人在“无痕无形”中对退役军人工作可感可及。

  这些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不仅提升了退役军人的生活质量,更激发了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热情。而在全省范围内,坚持财政承受度、社会接受度、退役军人满意度和工作可持续度相统一的原则,各地均在持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共发放优待证140余万张,浙江“老兵码”惠及130万余人,推出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免费项目270余个,涉及景区125家,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凭“老兵码”或优待证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在慈溪,数字技术正悄然改变优抚资金的发放方式。过去,繁琐的流程和不统一的发放时间常让老兵们感到不便。如今,慈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让优抚资金的发放愈加高效便捷。

  慈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金红彬介绍,乡镇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在线提交报表,系统就能自动推送审批申请,以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审批流程,如今仅需几天即可完成。这种“一键直达”的模式极大提高了优抚资金的发放效率。

  老兵张明(化名)家庭经济不宽裕,以前总盼着每月优抚资金到账。由于发放时间不固定,他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如今,随着“优抚资金直达”平台上线,他每月都能按时收到优抚资金,感慨“数字技术帮了大忙”。

  此前,慈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朝晖带队调研,发现慈溪市各镇街优抚资金发放时间差会让优抚对象出现不满情绪。为解决基层堵点,慈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采用专题部署、专题会商、专班保障的“三专”工作模式,集中力量攻克系统框架搭建、数据共享难等瓶颈,成功打造“优抚资金直达”平台。该平台以基础数据交换层、模块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展示层为框架,实现全市优抚对象各类数据的协同互联,也将优抚资金集中发放时间缩短了70%,并具备信息推送和个人查询功能,使优抚对象能实时掌握资金发放情况。在管理方面,通过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减轻基层压力,提高优抚资金发放的准确性,并完善预警功能。在安全保障方面,通过全程监管形成闭环执行链,提升优抚资金发放的安全性。

  此外,“一键直达”的优抚资金发放模式更让优抚对象感受到了尊重与关怀。对许多老兵来说,优抚资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对他们过去贡献的认可和尊重。参战老兵史正军回忆道:“以前我们会因为优抚资金发放时间不一致而感到困惑,现在有了这个平台,一切都变得透明、公开,我们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实际上,在慈溪创新开发的“一键直达”优抚资金发放模式是浙江省针对此项工作的试点。正是有了基层的先行先试,年优抚资金发放量居浙江省首位的宁波市才率先实现了全市优抚资金精准发放。2024年9月受领全省试点任务后,目前优抚资金精准发放改革已在宁波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广实施,每月为5.93万名优抚对象安全发放优抚资金3400余万元。

  而浙江也率先实现了优抚标准统一设定、人员数据动态校核、资金发放全程监管,系统实时记录、修改留痕、全程可追溯,杜绝了资金发放环节的手工处理、人为篡改等安全风险。

  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依托省级优抚服务应用管理系统,开发出优抚资金精准发放子平台,通过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强化监管、闭环发放,实现了数据校验预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了优抚资金发放的精准度。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37万余名享受抚恤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受益,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退役军人少跑腿。”

  寒冬时节,义乌国际商贸城朱东浩的公司直播间里却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产品摆满展示架,朱东浩和主播们站在直播设备前,详细介绍着一件件商品。

  2021年,朱东浩退役后,参加了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打拼,2024年,他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1700万元。回忆起创业的点点滴滴,朱东浩对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给予的资金扶持、创业指导、场地协调等帮扶由衷感激:“正是有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贴心帮扶,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资金扶持、创业方向的指导,我们才能很快‘上岸’。”

  “我们结合义乌蓬勃发展的经济特色,构建全周期帮扶机制,从军人退役那一刻起,就为其量身定制帮扶计划,依据市场动态与个人兴趣及时调整更新。”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告诉笔者,在义乌,助力退役军人顺利转型,朱东浩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近年来,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实际和退役军人所需所盼,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退役军人学院,开设电子商务、无人机驾驶等培训课程,提升退役军人实践操作能力。他们还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有创业需求的退役军人提供创业资金并开展一年跟踪服务,确保创业指导的连续性。此外,他们还创新举办干事创业研讨会、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如今,在义乌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处处可见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有的做起了“农创客”,有的担任健身教练,还有的闯荡互联网做起了电商。

  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强告诉笔者,义乌市现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8万余名。通过精准分类、科学施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找到了人生方向,实现了自身价值。

  与此同时,浙江各地聚焦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政校企协同机制进一步发力。近年来,浙江多部门联合开展“送政策进校园”活动,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20余场次、职业规划沙龙47场次,惠及3627人次。宁波、温州创新推出“沉浸式”直播方式,为高职扩招退役军人推送消防设施操作员等782个实用型岗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摸排249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培训意愿,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员、短视频制作等9类培训方案,组织实施5个项目“高校订单培训”,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杭州、金华两地对328名退役军人全程跟踪,通过建立就业情况数据库,实行“一人一策”,实现全员稳定就业。

  聚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浙江已初步建立覆盖全省的退役军人经营主体台账,数据显示,全省29.4万家军创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总产值1.2万亿元,纳税286亿元,带动就业123.6万人。

  “改革如下棋,只有聚焦兵之所向、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问诊、切实用心用力,才能赢得一子落而满盘活。”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旭阳对此思路清晰。

  如今,浙江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正以创新的思维和办法,按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明确的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完善退役军人就业支持体系、建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等6大方面、28个改革子项目不断完善工作体系架构,迭代优化具体路径、抓手和举措,引领全省退役军人工作整体衔接、一体协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IM电竞IM电竞


本文由:IM电竞,IM电竞平台,IM电竞网站,IM电竞酒店提供

持续引领电竞酒店行业的发展潮流

联系我们
0312-8349556
right-cod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