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您持有普通护照来中国旅游,可以免签入境。”最近,韩国游客李先生乘坐OZ337次航班从盐城空港口岸入境,“看到免签政策后,我们就计划周末来盐城旅行。”李先生表示,“我们已提前做好攻略,准备好好感受一下盐城的文化和美食美景,我对此次旅行非常期待。”
近年来,盐城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良法、强监督、善履职,书写传承、融合、创新“三篇文章”,助推文旅传承“出圈出彩”,点燃文旅融合“热经济”,激活文旅创新“一池春水”,打造盐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NICE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全市景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全域旅游画卷正徐徐展开……走进黄海森林公园,领略万亩林海的魅力;去荷兰花海体验簪花旅拍,学习插花技艺;去淮剧小镇体验淮剧文化,过足戏瘾。
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荣强调,盐城有“天蓝地绿基因红”的独特优势,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要充分发挥人大职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助力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盐城,一座植根红色血脉的城市,一处处新四军战斗旧址,一座座革命纪念馆,一件件红色文物,承载着革命先辈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在路上。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盐城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这是江苏省首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做好立法“后半篇”文章,对《条例》实施情况持续性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在法治的保护推动下,近年来,全市先后建成烈士纪念设施96个,抗大五分校、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等68处文保单位列入江苏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依托10条经典红色旅游寻访线路,将红色遗址遗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名人故居、烈士纪念场馆有机串联。
“2024年,进馆参观观众超过150万人次,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更是迎来了参观热潮,累计接待参观者10.74万人次,人气十足。”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朱卓介绍。
非遗艺术精品是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盐城市共有国家级非遗5项,省级、市级非遗200多项,沉淀着盐城人祖祖辈辈的生活智慧,承载着盐城深厚的风光魅力。“今年,我们将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情况进行前期立法项目论证调研,推动有关方面加强体系构建与保护,强化动态传承与交流,同时创新发展路径与传播渠道,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向阳指出。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盐城的陈皓玉代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惊喜亮相,让盐城黄海湿地惊艳了世界。截至目前,盐城市已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景区25家,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4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个、旅游休闲街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家。2024年接待游客量超6500万人次、增长30%以上、增幅全省第一,获评“文旅美誉度领军城市”称号。
这一轮轮精彩呈现、一次次火爆出圈的背后,离不开盐城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文旅融合”的持续监督、精准发力。
2024年8月23日,盐城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围绕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形成审议意见,开展跟踪监督,推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处理。盐城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出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召开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全市上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精“绿色生态游”,深挖“红色铁军游”,提升“白色海盐游”,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盐城市人大代表支才洋提出了《关于挖掘宣传盐城新四军文化资源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专题督办了建议办理情况,进一步推动盐城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上海游客王萍站在文创产品展示架前,目光一下子就被一个以军号为灵感设计的金属书签吸引,眼中满是喜爱:“这个书签太有创意了,美观又实用,我要买回去送给朋友,让大家都能了解新四军的历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盐城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线上线下征求意见,为盐城文旅创新发展精准“把脉开良方”,激活文旅创新“一池春水”。
盐城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多平方公里的黄海湿地,栖息着近1200种动物。“我们盐城能否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开发切合盐城实际的海洋旅游产品,让海岸线成为风景线、海洋资源成为旅游资源?”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一次调研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周俊提出了建议。“蓝色海洋游”破题也是为发展支招,进一步提升日出海湾、北纬33度最美海岸线最美海堤等自然景观点配套功能,加快建设月亮湾海滨浴场、冰雪大世界、黄海渔村等项目,开发海滨风光探秘、海上低空旅游等项目,丰富游客亲海体验。
“码”上说事,为服务群众插上“数字翅膀”。“盐城可以聚焦新的消费人群、消费趋势,做活‘月光经济’,让游客白天观景、晚上看戏,实现从‘不过夜’的到此一游到‘玩几天’的深度体验,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一游客游览宪法公园,通过“码上找代表”线上留言,留下了独到的建议。盐城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数字交互区“码上找代表”,代表“码上履职”,对游客的呼声作出第一时间反馈,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将线上征集的意见写入了专题调研报告。
旅游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把握发展大势,顺应人民期待,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助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