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胶东在线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28日下午,在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祝潜介绍,2025年,烟台将以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名城为总目标,深入实施“11588”重点工作思路,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00亿元,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和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贡献文旅新力量。
2024年是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的开篇之年,立足万亿之城对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市文旅系统创新思路、开拓进取,给广大市民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全域全季“文旅盛宴”。把握促消费主线,从春节、元宵到五一、六一、暑期、十一,先后举办来仙境过龙年、秧歌进城、日出演唱会、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海岸生活季、新青年音乐节等100余场精品活动,营造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消费氛围。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两项综合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稳居全省前三位。
2025年,烟台将统筹特色文旅资源,塑强“仙境海岸游”城市核心文旅品牌。加强产品线路串联,策划推出岛链游、山海游、垂钓游、“微醺”游、古城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突破发展滨海旅游,提升夜游芝罘湾、海洋之星、崆峒岛登岛游等“旗舰”产品,推进养马岛整岛升级,指导长岛争创国家5A级景区,推进蓬莱(金沙滩)度假区进入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出台落实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和烟台工业旅游发展意见,构建“一心两核、三区多点”发展格局。培育提升15家工业旅游示范地,鼓励举办工业旅游博览会、工业旅游嘉年华等活动。培育发展研学旅游,打造工业研学、海洋研学、红色研学、非遗研学、自然研学五大主题研学旅游产品,推进研学旅游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祝潜表示,烟台将实施“坐着高铁游烟台”宣推行动,突出宣推“引流”,放大潍烟高铁开通效应,与潍烟高铁沿线城市建立常态化的线上共创宣推、线下客源互送机制,大力引客入烟。同时做好产品定制,把握潍烟高铁市域“公交化”运行机遇,分门别类推出行业指导性线路产品和旅行社落地产品,“一站式”提供落地后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巩固入境游市场,发挥潍烟高铁提升城市辐射能级重要作用,用好入境免签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赴韩国、日本等重要客源地开展文旅推介,邀请马来西亚等国的入境旅行商来烟踩线考察,精准谋划落地产品,优化服务供给,促进入境游持续升温。
实施旅游住宿业提升行动,制定旅游住宿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筹备召开2025年旅游住宿业项目观摩推介会,促进知名品牌落地烟台,优化各区市、各类型酒店整体布局。重点开展星级饭店新建新评、改建创评工作,指导威斯汀创建五星级饭店,加大希尔顿、洲际等国际知名品牌引进力度,2025年培育四星级以上饭店5家。培育多元住宿,鼓励指导各区市因地制宜发展“仙境人家”精品民宿、主题酒店、电竞酒店等多类型住宿设施,2025年培育星级民宿20家。
着力扩面,持续推进文旅资源、宣传、非遗、活动、服务等文旅要素,进高铁、进场站、进机关、进学校、进宾馆、进社区、进乡村,让市民游客处处可见烟台文化,时时可享文旅服务。同时结合实际,向养老院、SOS村等领域拓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直达基层,突出统筹谋划、主题引领、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策划举办2025年“10+100”系列文旅活动,推出烟台市民文化艺术季、秧歌进城、非遗生活周等10大主打活动和100项精品活动,引领开展遍及城乡、四季可享的1万场以上主题活动。高标准做好第六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力争全市10家以上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最新标准。加强城市书房管理,明确管理标准,推进公益美育培训、非遗等文旅元素进城市书房,根据动态检查情况给予补助或清退,年内新培育5家城市书房。
实施文化演艺精品提升行动,持续做火音乐节、演唱会。提前谋划、统筹保障、加强宣传,举办好2025烟台养马岛音乐节、幸福湾音乐节、明星演唱会、沙滩音乐季等各类营业性、公益性演出,强化烟台“音乐之城”的时尚活力印象。加快影视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举办承办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活动、中国电视剧大会、山东省网络视听大会等重量级文娱盛会,借势提升城市影响力,赋能影视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影视剧拍摄制作全流程服务机制,推进电视剧《大厨师》、网络剧《秋风画扇为君颜》等重点剧目以及各类微短剧的制作,树立行业好口碑。深入挖掘提炼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浓郁地方特色的创作题材,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创排与提升音乐剧《八仙过海》、实验吕剧《廉吏清风》等10部文艺精品力作。实施群众文艺创作“五个三”机制,打通创作选题、征集评选、演出推广路径,培育青年、中年、老年创演主体,擦亮小戏小剧创演品牌,全年新创入选省级以上展演、奖项的优秀群文作品20部以上。做优“写生烟台”美术品牌,对标国家艺术基金、北京国际双年展、“历史回眸·齐长城美术创作工程”等重点美术项目和展览,充分发动和组织全市美术工作者开展创作,争取8件以上美术作品入选省级以上展览。推出“烟台美术作品展”“胶东五市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等30场重点展览。策划开展“我来画烟台”活动,评选优秀作品展览展出。
围绕前期谋划的120个在建项目和“2+58”招商项目,分类施策抓好落实实施。坚持链办、部门、属地协同保障,实施清单式动态调度、旗舰项目帮包、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制度,卡实责任,靠前服务,确保按计划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多形式开展靶向招商,“线上+线下”“文旅推介+招商引资”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举办文旅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等多形式招商活动,吸引更多实力企业投资烟台、合作共赢,全年新签约文旅项目10个以上。
实施旅游核心要素提质行动,加快景区度假区焕新。突出新业态、新场景、新设施“三新”,统筹指导全域旅游各景区和旅游度假区丰富业态场景、提升设施服务,开展特产、非遗、演出、美食、宣传“五进景区”活动,让景区、度假区昼夜全时、一年四季都有看头。提升购在烟台体验,落实《关于促进旅游购物消费的实施方案》,加大具有烟台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的旅游商品、文创产品研发,推进旅游购物品牌打造和购物店建设,打通景区、商品企业、物流企业合作链条,指导组织企业积极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好客山东·山东有礼”旅游商品大赛等赛事活动,全年争创省级以上文创、商品奖项5个以上。
实施智慧文旅赋能行动,依托“烟台文旅云”平台,进一步强化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提升智慧文旅公共服务水平。以文旅数据资源库为依托,拓展读好书、学艺术、导游导览等新应用场景。升级“云推广中心”栏目,丰富美食、工农业等多业态资源产品展销。建设完善诚信监管体系、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舆情监测与引导平台,提升文旅监管智慧化水平。以市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为重点,打造数字文物、数字展览、数字非遗展示、智能AI借阅等场景,增强场馆的科技性和体验性,年内完成500件重点馆藏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及模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