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住宿业创新浪潮持续翻涌,跨界混搭正重塑行业格局。酒店不再只是“过夜驿站”,而是与咖啡、酒馆、月子中心、电竞等业态深度融合,开启了关于空间价值的革命。
这些创新实践不断拓展着酒店的想象边界,但每个行业逻辑各异,如何找到合适的“搭子”、构建共赢的合作关系、哪些创新模式值得借鉴?哪些陷阱必须避免?仍然是酒店行业亟待解答的问题。
在 2025 环球旅讯数智论坛・北京站酒店专场上,一场围绕酒店新业态的深度探讨热烈展开。本环节由米森实验室发起人朱明生主持,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副总裁王鑫、圣贝拉集团中国业务发展总经理高忠坤、凯悦中国区副总裁兼逸扉酒店首席执行官孙武共同参与。
朱明生:万达酒店去年与腾讯电竞合作成立电竞酒店品牌。能否分享一下促成合作的原因和具体情况?
王鑫:我们在2021年就与腾讯讨论过电竞酒店的构想。疫情期间,玩家无法去网吧,电竞酒店集中爆发,许多网吧业主纷纷转型。但我们希望提供更具差异化的服务与体验,而市场当时过于注重快速变现,忽视了客户体验,因此我们认为时机未到,选择暂缓行动。
朱明生:既然认为这是市场机会,和现有电竞酒店相比,万达酒店做这件事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目标客户群体是哪些?
王鑫:市场上大约有2.4万家电竞酒店,其中大多数是网吧转型的单体酒店,连锁化程度低,客单价约 200 多元,缺乏早餐、洗衣房、健身房等配套设施,主要满足当地客群需求,中高端电竞酒店领域存在明显空缺。
因此,我们与腾讯电竞合作推出的竞盛酒店将重点瞄准中高端市场。电竞酒店的平均房价为230元,而酒店行业整体的平均房价约 450元,这一价差凸显了市场的巨大空白。我们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和独特体验,满足商旅客群和度假客群的需求。
王鑫:目前,我们在宁波、长白山和杭州已试运行三家竞盛酒店,并与二十多家酒店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在五月份陆续开业。从数据来看,电竞主题客房的溢价在100至150元之间,入住率非常高,特别是在像长白山这样的度假区,晚上客人活动有限,电竞客房的需求尤为旺盛。
除了客房溢价外,我们还在探索文创、零食等增值服务来提升收入,一些用户反馈希望能购买客房中的硬件设施。
朱明生:将传统酒店改造成电竞酒店难度大吗?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回本周期是多久?
拿改造中高端存量酒店来说,有些酒店客户量大但出租率较低,我们通过轻量化改造提高竞争力。每个房间的改造费用大约为3万元,整体改造费用约60万元,18个月内可以收回投资。
朱明生:收入规模偏低的中小酒店,能不能做电竞酒店?做的话怎么切入比较好?
王鑫:中小酒店如果想做电竞酒店,建议做标准化改造,注重长期收益,而不是短期变现。如果服务和硬件不达标,只能吸引低端客群,对酒店的长期发展不利。
朱明生:电竞酒店的运营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你们如何确保客户体验的同时,酒店方与电竞技术提供方的资源能够有效整合?
王鑫:我们正在制定品牌标准,同时根据电竞客群的需求提供多种差异化服务。例如,客人入住时,我们会提供安心礼包(一次性消毒用品)和能量补充包(游戏时常吃的零食),这些服务与传统酒店有很大的区别,更符合中高端电竞客群的需求。
王鑫:电竞行业正在迅速扩张,2023年杭州亚运会将其列为正式项目,标志着电竞的全球化进程。
2024年度中国电竞产业年会上发布的《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我国电竞用户规模已达4.9亿,实际销售收入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且高校也陆续开设了电竞专业,行业正迈向正规化。
与此同时,赛事的商业价值也不断提升,《王者荣耀》总决赛门票炒到上万元且迅速售罄,展示了电竞产业的巨大潜力。由此可见,电竞已不再是小众娱乐,而是吸引全球年轻人热烈追捧的庞大产业,电竞酒店市场同样前景广阔。
从左到右依次为:圣贝拉集团中国业务发展总经理高忠坤、米森实验室发起人朱明生
高忠坤:月子护理是当下的高刚需行业,消费升级正驱动母婴护理从基础服务向品质化、场景化体验跃迁。早期月子中心以“重资产”模式为主,从场地租赁、装修、配套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不仅回本周期长且打造的住宿品质参差。
圣贝拉通过与高端酒店强强联合,巧妙借助高端酒店集团本身具有的优质住宿条件、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以“轻资产”模式直接解决了月子护理让新生家庭非常看中的住宿问题。双方的合作不是单纯的“供给”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协同、共创与互补。我们始终希望与酒店携手,为客户打造疗愈康养的“第三空间”。
高忠坤: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对应不同圈层客户的需求。目前圣贝拉集团月子条线业务下,包含定位高端的圣贝拉(SAINT BELLA),定位年轻家庭首选的小贝拉(baby bella),还有注重心理疗愈的艾屿(Bella ISLA)。
截至2024年,我们在全球25个核心城市拥有近80家护理中心,业界知名的酒店品牌乃至酒店集团,都是我们的紧密合作伙伴。客单价就要依品牌、城市和用户选择的具体套餐而议了,以小贝拉为例,它的起步价是6.88万一个月。
高忠坤:我们的筛选模型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品牌势能维度侧重酒店集团的行业地位与品牌美誉度;空间价值维度主要评估酒店本身的软硬件设施与区位资源的战略匹配度;运营协同维度则关注酒店本身的服务体系与我们自身的兼容性。
除此之外就是价值成本了。我们设立这种立体化的评估机制主要是为了确保合作双方在客群定位、服务标准等关键要素上的战略同频,以更好的保障未来用户体验的完整性。
高忠坤:与酒店合作,实则是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双向赋能,创造1+1>2的商业及品牌价值。以我们如何为酒店赋能为例,与旅游不同,生育没有明确的淡旺季之分。
我们的月子套餐一般是28天/42天/56天的长住天数,对于酒店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租金收入,并且能帮助酒店提高入住率。同时,我们的客户群体与酒店的目标客户重叠率极高。通过月子期高频率地与客户互动,酒店更容易与用户培养信任感和品牌忠诚度。
此外,我们还会定期在酒店举办联名沙龙活动,因此场地费、餐饮费、服务费等,也是我们为酒店的业务赋能。伴随客户对酒店的认知与喜爱,后续还有宝宝百日宴、生日宴等二销,也是长期的潜在收入之一。
高忠坤:圣贝拉集团作为亚洲领先的综合性家庭护理品牌集团,体系化、标准化一直是我们的重要优势。我们的所有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均需经过集团体系化的集中培训,经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服务客户。且我们的运营中台及我们自己打造的SaaS系统,都将严格执行稽查工作,确保提供标准化服务。
高忠坤:目前,中国月子会所的渗透率不到5%,一线%,可见月子护理行业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核心驱动力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策与人口红利释放加速市场扩容;第二,消费升级催生“精细化育儿”刚需;第三,产业协同效应打开价值空间。
高忠坤:2023年,我们在新加坡开设了海外首店,也是当时行业内首个出海的月子护理品牌,现在在美国也有门店,可以期待一下我们未来的全球布局。
从市场和用户反馈来说,我们的模式推广还是比较成功的,中式护理文化也正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认可。而且我们在文化推广国际化的同时,还会特别注重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进行深度本土化适配,确保服务与文化的精准对接,以提升服务在当地的适用性和接受度。“坐月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自信,值得发扬光大。
从左到右依次为:凯悦中国区副总裁兼逸扉酒店首席执行官孙武、米森实验室发起人朱明生
朱明生:创新是酒店业绩增长持续的驱动力,在任何历史阶段都至关重要。您能否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一下逸扉酒店?
孙武:从逸扉角度,一是公司治理创新。逸扉从凯悦获得融资后,组建了独立团队并推出新产品。与其他国际酒店品牌直接运用现有品牌模式在中国进行扩张不同,逸扉打造的是一个源自中国的国际品牌。
二是产品创新。逸扉成立四年多,已签约180家(开业60+家),聚焦一二线,融入日咖夜景等生活方式元素,打破传统酒店形态,吸引社区客流。
三是管理理念创新。我从事酒店行业 30 多年,现在在管理上扔掉原来的 SOP,让员工以朋友式方式待客,轻松自然随性。
朱明生:酒店业创新常被概括为守正出奇。(守正指升级传统功能如客房、餐饮,出奇是跨界融合新业态)能否结合逸扉实践,分享对这种创新路径的见解?
孙武:酒店首先要夯实住宿核心体验,满足商旅客基础需求。虽然跨界业态能解决部分楼层去化、增加客群,有财务价值,但需警惕与品牌调性的兼容性。
对于酒店自身创新,酒店可从营销数字化、运用新媒体入手,利用抖音、小红书、AI 等,不过要确保客人体验和业务单元交叉引流的前提下进行升级。
因为经营酒店本质是经营人群,比如针对 80、90 后,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根据这些进行产品叠加或跨界,以增强对目标人群的吸引力。
朱明生:从产品创新路径看,孙总您似乎更偏向对传统业务单元进行深化或重新定义?
孙武:从运营底层逻辑来讲,需在坚守传统的根基上加以优化;产品层面,更得精准贴合市场需求。
数年前,我们酒店便在行政楼层配备了戴森吹风机,同时引入电子马桶等设施,当时行业内这类配置较为少见,主要是为了迎合女性消费者等新兴需求。
而在营销手法和宣传策略上,则更为大胆创新。就拿深圳一家位置偏僻的酒店来说,借助抖音新媒体平台,运用矩阵式营销玩法,在尚未开业之际就斩获了 1300 万销售额。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哔哩哔哩开展合作,全力进行流量引流。
事实证明,要是还延续老酒店的传统销售方式,传播效果必定受限,获客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朱明生:您如何看待中高端酒店标准化快速复制+在地文化融合的创新模式?
第一,设计融合是基础。就像凯悦在景德镇的项目融入陶瓷艺术,或是上海由马岩松设计的改造项目,都是通过建筑语言来传递文化内涵。这些设计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让空间本身就能讲故事。
第二,运营活化是关键。我们在深圳结合图书馆资源,在上海嫁接西岸艺术,在喀什挖掘西域文化,都是让文化活起来的尝试。特别是每周3-4场的社区活动,邀请居民一起包饺子、做装饰,让酒店真正成为社区客厅。
第三,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是核心能力。我们坚持6个月开业的标准化体系,但在公区设计上大胆创新。就像做菜,食材要新鲜(标准化),但调味要本地化(个性化)。
说到底,好的酒店应该像一本立体地方志,既要保证运营效率,更要创造情感温度。文化不是拿来展示的标本,而是值得体验的生活。
朱明生:有人说2040 - 2050年大概 80% 的酒店可以无人化,您认同吗?十年后酒店会被重新定义,还是和现在差不多,只是体验得到深化?
孙武:我不认同这个说法。如果假设真的出现那种情况(指高度自动化、无人化等受 AI 影响的状况),那些坚守 “hospitality” 理念、富有温度的酒店,反而更能取得巨大优势。毕竟科技是为人服务的,应当赋予科技以人文温度,所以不必对 AI 过度焦虑。
尽管有人认为 AI 会给酒店运营管理、收益提升等各方面带来全方位的改变,但具体到酒店本质来看,即便20年后,大概率和现在差别不大。
因为酒店最核心、最基本的,像床品所承载的舒适体验等关键部分依然会保留,酒店的本质终究是为顾客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